2015-05-06 2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wǎng)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張素)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6日稱,該所研究員、中科院院士高福課題組在H6N1亞型禽流感病毒跨物種傳播機制方面的研究取得新進展,專家提醒該病毒對人類的生命安全仍有威脅。
禽流感以許多不同形式出現(xiàn),“H”和“N”分別代表病毒外殼的兩種最重要蛋白質即紅細胞凝聚素和神經(jīng)氨酸苷酶。資料顯示,H6N1亞型流感病毒感染自1972年以來在臺灣本土家禽中流行。2013年6月,臺灣地區(qū)發(fā)現(xiàn)全球首例人類感染H6N1亞型禽流感病例,H6N1病毒跨物種傳播的分子機制成為科學界關注焦點。
高福課題組發(fā)現(xiàn),H6N1亞型流感病毒在臺灣本土家禽之間的流行具有獨特的基因譜系。研究人員從中選取代表性毒株,從蛋白和病毒水平上對其受體結合特性進行了研究。
根據(jù)受體結合特性變化,高福課題組將臺灣地區(qū)的H6N1亞型流感病毒劃分為兩個不同的主要時期,“早期為偏好禽源受體結合期,后期為雙受體結合期,此次人感染H6N1偏好結合人源受體”。
研究人員還鑒定了受體結合特性發(fā)生轉變的關鍵性氨基酸位點,“186、190、228位氨基酸在H6N1亞型流感病毒的受體結合特性轉變中發(fā)揮了重要的作用,E190V、G228S的突變可使H6N1亞型流感病毒獲得人源受體結合能力,而P186L突變可使其偏好性結合人源受體”。
高福課題組由此研判,目前大部分H6N1亞型流感病毒在人體內有效復制和傳播受到限制,但正如新型H7N9流感病毒一樣,當H6N1亞型流感病毒與H9N2亞型流感病毒發(fā)生基因重組后,可能會引起新的流感大暴發(fā)。
研究人員強調,這次人感染H6N1亞型禽流感病毒偏好性結合人源受體,表明它在受體結合特性上已與人流感病毒類似,如果加上其它的基因變異,極有可能引發(fā)大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