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擬打造“海綿城市” 擺脫“看?!本骄?/h3>

2015-08-24 18:30 來源:新民晚報

  受臺風“天鵝”外圍環(huán)流和冷空氣的共同影響,申城昨天出現明顯降雨,今天(24日)早上拉響暴雨橙色預警信號,市內有地方出現積水。以往,包括上海在內的國內許多城市,遭遇連續(xù)暴雨后就容易開啟“看海模式”。如果按照“海綿城市”的理念,未來能不能給上海灘鋪上一塊大大的海綿,下大雨時把雨水吸掉,不下雨時把蓄存的水放出來再利用,讓我們生活的這座城市不再陷入“城市看海”的窘境。
  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上海正在因地制宜,在國家指導性技術指南的基礎上,逐步建立自己的“海綿城市”標準,確立源頭控制、管網優(yōu)化和建立內澇防治體系“三段論”。另據不完全統(tǒng)計,上海目前符合透水要求的路面達到36萬平方米,而全市道路和高架路面總面積為100平方公里,仍有很大的發(fā)展空間。
  所謂“海綿城市”,是指城市能夠像海綿一樣,在適應環(huán)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源于低影響開發(fā)(LID)技術,排水工程的理念經歷了快速排放、控制水質、量質并舉和可持續(xù)發(fā)展四個階段,美國等發(fā)達國家已進入可持續(xù)發(fā)展理念階段。20世紀90年代在美國開始實施,本世紀初傳入我國。隨著近年來我國多個城市因降雨出現內澇,開啟“看海”模式,“街上游泳”、“路邊捉魚”、“汽車漂浮”、小區(qū)住宅樓一夜之間成“海景房”等新聞屢屢見諸報端,關鍵還是城市規(guī)劃建設中長期“重地上輕地下”所致。
  2007年,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在全國率先開發(fā)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城市雨水淺層地下蓄滲技術和裝置,在研發(fā)基地率先使用,并于2010年在虹橋交通樞紐得到成功應用。
  在2012年上海市青年科技啟明星計劃項目和2013年國家重大水專項的資助下,該院又開發(fā)了旋流處理-淺層蓄滲技術和裝置,成果在黃興公園成功應用。
  此外,上海世博園區(qū)具備透水功能的道路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上海市政工程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張辰介紹說,今年,受市建管委委托,該院與本市交通、規(guī)劃、水務、綠化市容、住房保障等部門下屬研究單位聯合開展上海市海綿城市建設實施意見的研究,有望形成本市建設海綿城市指標體系,根據上海地方的具體情況量身定做。專家表示:“上海土壤的粘土性質特別明顯,可以吸收一部分雨水,但一旦吸收過多也會‘飽死’。在上海,尤其要考慮水面率和綠地率等指標。在規(guī)劃控制指標要求下,標準涉及到建筑小區(qū)、綠化、道路廣場和水務系統(tǒng)。”
  根據測算,全國“海綿城市”的建設將帶動6萬億元投資;建成后,上海全市管網的排水能力將提升30%以上,可抵御“五年一遇”的短時強降雨,即一小時降雨量49毫米,不留積水,全部排空。

責編:張澤昕
轉發(f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