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20

2017-10-23 23:30-23:59 責編:吳恪瑾

00:00 00:00

河北省邢臺市汽車、火車全部鳴笛,防空警報鳴響。

1966年3月,河北邢臺遭受6.8級地震災害,造成8064人死亡、3800多人受傷。在全國人民的支援下,邢臺很快重新站起來。雖然過去了42年,邢臺人民記憶猶新。

“今天,四川人民受災,我們不能忘了報恩,更要伸出援助之手。”迄今為止,邢臺市向災區(qū)捐款859.91萬元。

湖南郴州的市民頂著烈日,在五嶺廣場、小區(qū)、學校等場所,沉痛默哀3分鐘。

面對災難,歷經幾個月前特大冰雪災害的郴州人民感同身受。

連日來,在四川安縣、北川地震災區(qū),兩臺貼著“郴州人民感恩行動”字樣的汽車,特別引人注目。車上載著價值40萬元的食品、藥品和棉被等災區(qū)急需品,還有10位自發(fā)趕來的青年志愿者。“2008年年初,我們湖南遭受一場罕見的冰雪災害,作為重災區(qū)的郴州,得到了全國各地的無私援助。”隊長孔明燈說:“援助難忘,感恩在心。這次四川的兄弟們受難了,我們絕不能袖手旁觀。”

早早把孫子送到幼兒園,新疆烏魯木齊勞動街的常德全師傅提前1個小時站在人民廣場,等待默哀儀式。

14時28分,在邊城烏魯木齊,吃飯的,停止了筷箸;開車的,停下了車輪;連小商小販也自覺停止吆喝。廣場、操場、大街小巷,到處站滿默哀的各族群眾。

“我的家鄉(xiāng)于田,前不久也遭受了地震。如果不是全國各地的援助,我的父母可能還在廢墟中煎熬。四川災區(qū)群眾失去家園的痛,我們最能體會。”新疆師范大學維吾爾族學生卡哈爾悲不自勝。“有了全國人民的援助和愛,相信四川災區(qū)的群眾一定能迎來美好的明天。”

在貴州省會貴陽的街頭,奔馳的車流停了,長鳴的汽笛響了。市民紛紛止步,低頭哀悼汶川地震中遇難的同胞。很多市民表示,設立全國哀悼日,合民意,順民心,為國人提供了一個表達哀思的神圣而莊嚴的方式,是對逝去生命的尊重。

貴陽開陽縣米坪鄉(xiāng)大壩村關口組老黨員廖地英說:“這種形式表達了全中國人風雨同舟。”

遼寧各高校和中小學校在校園下半旗志哀。沈陽航空工業(yè)學院青年女教師王琳霖和其他同事一起,以默哀的方式寄托了對罹難者深切的悼念。這些天,他們無時不被災區(qū)牽動著,甚至徹夜難眠。老師和學生都很悲痛,紛紛伸出了自己雙手捐款,盡一點微薄之力。她說:“國務院決定19日至21日為全國哀悼日,是對逝者的尊重和紀念。這和震后迅速行動不惜一切代價搶救生命一樣,充分體現了黨和政府以人為本,也體現出災難之中中華民族的強大凝聚力。”

廣西民族大學法學研究生韓文超來到燈光球場的國旗下面,這里已經聚集了100多名同學。他說:“面對汶川地震中的遇難同胞,我們有必要用這個莊嚴肅穆的方式寄托哀思。國旗是國家主權和民族尊嚴的象征,也是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體現。今天,我們站在下半旗的國旗前,以默哀的方式告慰遇難同胞。同時,我們也要向那些生存下來的災區(qū)人民說一聲:你們從來不會孤獨,全國人民永遠跟你們在一起。”

中國科學院辦公樓前,工作人員和后勤服務人員近四百人排列整齊,面朝西南,肅穆站立。默哀結束,剛從地震災區(qū)趕回的常務副院長白春禮說:“國務院決定以全國哀悼這種形式來悼念地震遇難同胞,是體現以人為本、構建和諧社會的一種很好的形式。災后重建的任務很重,中科院要以多年的科技積累,打好科技救災的主動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