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網北京4月24日消息(記者孫冰潔)2018年4月26日是第11個“全國瘧疾日”。2018年的主題是“消除瘧疾,謹防境外輸入”。記者從國家衛(wèi)健委疾控局了解到,2017年我國首次實現全年無本地病例報告,所有病例均為境外輸入。2018年將達成80%以上的流行省通過消除瘧疾考核評估的目標;到2020年,全國消除瘧疾。
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區(qū)為瘧疾主要輸入源
瘧疾是由瘧原蟲寄生于人體引起的寄生蟲病,可通過受感染的雌性按蚊叮咬或輸血傳播。全世界共發(fā)現有五種瘧原蟲可感染人類,包括間日瘧原蟲、惡性瘧原蟲、三日瘧原蟲、卵形瘧原蟲、諾氏瘧原蟲,其中惡性瘧原蟲和間日瘧原蟲危害最大。我國及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以外的國家主要以間日瘧為主,非洲大陸主要以惡性瘧為主,惡性瘧也是導致死亡的最主要瘧疾。人被感染的蚊蟲叮咬后10至15天出現癥狀,最初癥狀有發(fā)熱、發(fā)冷、頭痛和寒顫等,如不及時治療,惡性瘧可能發(fā)展成重癥瘧疾,甚至導致死亡。
最新數據報告顯示,全球共有91個國家和地區(qū)有瘧疾流行,其中15個國家(除印度外都在撒哈拉以南非洲)占全世界瘧疾負擔的80%;在全球瘧疾流行最嚴重的撒哈拉沙漠以南非洲地區(qū),報告病例數和死亡病例數均占全球的90%左右(2016年數據),其次是東南亞和中南美洲,這些國家和地區(qū)也是目前我國境外輸入病人的主要來源地。
我國瘧疾本地感染集中于云南、新疆等邊疆省份
我國的瘧疾防治工作自上世紀50年代正式開展,據不完全統計,當時全國瘧疾流行的縣區(qū)達1829個,約占當時區(qū)縣數的80%,瘧疾發(fā)病人數占各種傳染病之首,最嚴重的時候全國每年發(fā)病人數超過3000萬人,死亡率約1%。
2008年,聯合國千年發(fā)展目標高級別會議通過了《全球瘧疾行動計劃》,發(fā)出了在全球根除瘧疾的倡議。2010年,我國響應聯合國倡議,原衛(wèi)生部等13個部委聯合下發(fā)了《中國消除瘧疾行動計劃(2010-2020年)》,提出到2015年全國大部分地區(qū)消除瘧疾,到2020年全國實現消除瘧疾的目標。
據國家衛(wèi)健委疾控局局長毛群安介紹,2010年啟動消除瘧疾工作以來,國家衛(wèi)健委陸續(xù)出臺了《消除瘧疾考核評估辦法》和《消除瘧疾省級考核評估實施辦法》,建立了國家消除瘧疾技術專家組、國家重癥瘧疾救治專家組,從2017年起每季度組織專家對報告的每一例病例進行審核,對重點省份開展專項督導和技術指導。此外,還制定了消除瘧疾“1-3-7”計劃,“1”是指瘧疾病例診斷后1日內報告,“3”是指3日內完成病例復核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7”是指7日內完成疫點調查和處置。
此后,本地病例急劇減少,本地感染病例被控制在云南、西藏等邊境地區(qū),全國范圍主要以輸入性病例為主。
出境者出現癥狀要及時上報
以2017年為例,毛群安告訴記者,2017年全國共報告瘧疾病例2675例,首次實現全年無本地病例報告,所有病例均為境外輸入。2017年底,上海市通過省級消除瘧疾評估,成為我國第一個實現消除瘧疾的省級行政區(qū)域。
上海市衛(wèi)生計生委疾控處處長陳昕介紹,上海市在“1-3-7”的基礎上進一步縮短了時間,提出了“123+1”的本地方案,即將瘧疾病例報告、病例復核和流行病學個案調查以及疫點調查和處置的時間分別縮短至1、2、3天,同時加強監(jiān)測,提前實現了消除瘧疾的目標。
“雖然2017年實現了全國無本地感染病例報告,但這個結果并不是一成不變的,還要繼續(xù)鞏固,如果不加強控制,還有可能引發(fā)疫情。”毛群安說。
《全國消除瘧疾工作方案(2016-2020年)》提出工作目標是:到2018年,全國無本地感染病例,95%以上的流行線和80%以上的流行省通過消除瘧疾考核評估;到2020年,全國實現消除瘧疾目標。
新時代,隨著我國出入境人員往來日益增多,毛群安認為對輸入性瘧疾的防控工作更要加強,尤其要重點做好赴非洲、東南亞等瘧疾流行區(qū)的經商、旅游和務工人員的宣傳和健康教育,加強出境回國人員瘧疾病例發(fā)現和治療工作。
中國疾控中心寄生蟲病所瘧疾室主任周水森提醒,目前國際上尚無通過成熟檢驗的預防瘧疾疫苗,因此出境者若被蚊蟲叮咬后出現發(fā)熱等癥狀,應及時向相關檢疫部門報告,以免耽誤病情。據記者從中國疾控中心了解,目前用于瘧疾治療的藥品主要為磷酸哌喹與磷酸氯喹,在經醫(yī)生診斷為瘧疾后,患者可向本地的疾控部門申請免費的瘧疾治療藥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