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汶川大地震英雄教師03

2018-06-22 23:30-23:59 責編:張澤昕

00:00 00:00

 

“以前,啥子事情都是他做主,他把我們照顧得把把實實。現(xiàn)在他走了,我突然就變得堅強了。”譚千秋遇難后,張關蓉將丈夫的一縷發(fā)絲,縫在一個紅色的布包里,用一根白色的帶子掛在自己的脖子上。

最小的女兒,似乎還沒有感受到失去爸爸的悲痛。她一次又一次地用嫩嫩的小手去抓那個紅色的布包。張關蓉從女兒手里搶過紅布包,在女兒面前晃一晃:“這是你的爸爸,這是你的爸爸。”

說著說著,張關蓉就鳴咽了。

譚千秋和張關蓉的小女兒名叫譚仙子。譚千秋和前妻還有一個女兒,叫譚君子,如今是北京大學法學院的大二學生。君子告訴記者:“我爸給了我們一個相關的名字,就是希望我們不要忘了相互是親姐妹,無論何時都要相互照顧。”

在大女兒眼里,譚千秋是一個很細心的好爸爸。“他跟我的媽媽在我4歲的時候就離婚了。他含辛茹苦把我撫養(yǎng)長大,鄰居都說他當爸爸的就像當媽媽一個樣。”

譚千秋很節(jié)約,節(jié)約到近乎吝嗇。他曾對君子說,有兩件事情對不起她。“一次是我的一個小朋友想吃冰激凌,他沒舍得買,我就大哭了一場。另一次是一位教師到我們學校演講賣書,我想買,他覺得沒有必要,就沒有買,我就跟他吵了起來。”

“每次我從北京給爸爸打電話,他總是沒說幾句就掛了,他覺得沒必要浪費電話費。”譚君子說,“小時候,爸爸經(jīng)常帶我出去玩,我們總有說不完的話?,F(xiàn)在,我特別后悔,再也跟爸爸說不上話了。”

1957年8月,譚千秋出生在祁東縣步云橋鎮(zhèn)巖前村。他的父母老實善良,有5個兒女,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貧寒,每頓飯都是以紅薯、豆子等雜糧為主,只有一點點米飯,他總是將米飯讓給弟弟妹妹吃,自己和父母吃紅薯。

譚千秋深信只有知識才能改變命運,他學習非??炭啵迕穸紝⑺鳛?ldquo;勤學楷模”教育孩子。為學好英語,他將英語單詞寫好貼在墻上,睡覺時就記,記不住就點亮燈看一下再記。1975年夏,他高中畢業(yè)回家務農(nóng),但他沒有放松學習,白天跟大家一起出集體工,晚上學習到次日凌晨,困了就用毛巾沾點冷水敷在臉上。兩年后,他成了一名代課教師。

1978年夏,譚千秋考上了湖南大學。1982年大學畢業(yè),主動報名到四川東方汽輪廠職工大學當了一名“支邊”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