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28日電 28日,教育部發(fā)布了《學生寒假安全預警》,從預防網絡沉迷、警惕電信詐騙、警惕傳銷陷阱、警惕借貸陷阱等6個部分,給學生及家長送出寒假生活的“溫馨提示”。
——提高安全意識
關注冬季用電用氣安全、水上安全、冰上安全、交通安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提高預防溺水、預防冬季流行病、預防毒品等安全意識。遵守公共場所秩序,不進入危險區(qū)域,學習掌握逃生自救常識。
——預防網絡沉迷
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自覺抵制成癮性網絡游戲,綠色上網、安全上網。合理安排假期時間,培養(yǎng)良好生活方式。
——警惕網絡陷阱
防范犯罪分子通過網絡發(fā)布虛假兼職信息騙取學生財物,甚至誘騙學生從事非法活動;防范網絡真人娛樂、體育投注、電子游藝、彩票游戲等涉賭項目誘騙學生參賭。
——警惕電信詐騙
防范詐騙分子通過短信等方式發(fā)送虛假消息,如信用卡還款、快遞未領、網絡欠費,甚至家人遭遇危險等,誘騙學生撥打咨詢電話,誘導學生轉賬匯款到所謂的“安全賬戶”。特別要防范詐騙分子冒充教育部門、民政部門或者慈善機構人員,以“資助貧困學生”為名,電話或短信聯系學生或者學生家長,以捐助無法到賬,需要核實身份證、銀行卡等信息為由套取關鍵信息,實行詐騙。
——警惕傳銷陷阱
防范傳銷組織以“創(chuàng)業(yè)、招聘、交友”為名在線上線下散布虛假消息,誘騙學生參加各類傳銷組織,進而騙取學生及其親朋好友錢財,甚至危及學生生命安全。
——警惕借貸陷阱
假期學生出行、購物、聚會活動相應增多,要注意防范非法借貸平臺推出的各類消費貸款產品吸引學生超前消費。防范部分消費貸以“提供培訓”、“網絡刷單”等名義,誘騙學生辦理違規(guī)貸款手續(xù),在不知不覺中“被負債”。
戳圖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