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日本阪神大地震11

2019-02-12 23:30-23:59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2011年3月11日14時46分,日本東北部海域爆發(fā)了有記錄以來的一場最大級別的地震。此次地震造成了極為嚴重的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不僅給日本造成極大沖擊,也對整個世界造成極大影響。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黑色311,日本阪神大地震。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是百寧。2011年3月11日,被稱為黑色311,日本東北部海域爆發(fā)了一場大地震。電力不足、供應鏈中斷、放射性物質擴散……嚴峻的現實不僅考驗著日本,而且,如何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如何應對自然災害,值得全人類進行深刻地反思。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出版了一本專門介紹這次地震的書籍《黑色311—日本大地震與危機應對》,對這次災難做了詳細記錄,也分析了其中我們需要借鑒的經驗教訓,今天,我們就和您聊聊日本阪神大地震,第11集。

日本的各級防災演練不僅在各級學校舉行,當畢業(yè)生走向社會后,同樣必須參加各單位組織的防災演練。各公司不僅參與地方公共團體組織的各種演練活動,有時還會自己組織防災演練。為了鍛煉人們在危機時刻不至于發(fā)生混亂和恐慌,在東京,作為防災演練的一種形式,有些公司會突然讓新社員在某個月黑風高的晚上步行回家,并命令其次日就行進詳細路線和體會向公司述職。由于大多數東京的上班職員住在離單位二三十公里甚至更遠地方,因此,走完全程一般至少需4個多小時,有時甚至要走一夜。通過這種實際的防災演練,人們能夠切實體驗災害發(fā)生時交通停滯的痛苦。目前許多大公司采用了這種培訓方法。

在日本的各大公司,每位員工的辦公桌下都免費配置了一個“防災應急箱”。雖然各個公司的“防災應急箱”規(guī)格不盡相同,但大都包括兩罐應急食品、兩瓶飲用水、一幅棉手套、一盒火柴、兩根蠟燭、一件雨衣、一個尼龍袋以及藥品、繃帶等物品。這些物品基本上可以滿足災害發(fā)生時的自救需要,從而可以最大限度地延長地震后幸存人員等待救援的時間。為了避免食品等過期,各公司會定期更換“防災應急箱”。

在阪神大地震中,日本各地志愿者達到130萬人。1995年被稱為“志愿者元年”。日本政府鼓勵各種志愿者組織發(fā)展,并在宣傳、提供訓練場所和培訓條件等方面提供支持?,F在,日本各地社區(qū)成立了許多“災害管理志愿者”組織,這些志愿者組織平時進行搶險救災演練,遇到自然災害時積極投入救災活動。除此以外,各地區(qū)還成立了許多群眾自發(fā)組織的防災救災團體,如消防團、水防團、防火俱樂部等。這些自發(fā)的群眾性組織,以“自己的家園自己守護”為基本理念,經常性地進行各種防災訓練,普及防災知識,檢査安全隱患,保管與維修防災器材。一旦發(fā)生災情,他們能立即投入初期救災、疏散居民、搶救傷員、收集和傳遞信息等工作,對控制災情擴大和二次災害的發(fā)生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的9.0級大地震中,日本建筑物的超強抗震能力令世人驚嘆。許多高樓雖然像輪船那樣大幅搖晃,甚至墻體開裂,玻璃碎裂,但整棟建筑屹立不倒。日本政府嚴格執(zhí)行的建筑物超強抗震標準的價值得到了最好的檢驗。在這次大地震中,絕大多數死亡和失蹤的人員并不是因為房屋倒塌,而是由于無法躲避的強大海嘯的沖擊。

作為一個地震多發(fā)的國家,日本在建筑抗震、防火等安全方面的規(guī)定十分苛刻。早在1919年,日本政府就制定了《城市街道建筑物法》,其中就有關于房屋建筑結構、高度等的明確規(guī)定。1923年關東大地震之后,日本修訂法律,首次引入建筑耐震標準。由于在1923年關東大地震中磚結構房屋損毀嚴重,自此開始,磚結構建筑逐漸淡出日本建筑領域,取而代之的是以輕型墻面材料為主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為了提高傳統(tǒng)木結構建筑的抗震能力,日本普通民宅一般采用箱體設計,這樣在地震發(fā)生時,房屋即使整體翻滾,但也不至于損毀或造成嚴重人員傷亡。此外,專業(yè)技術人員還會定期對民宅進行抗震加固和等級評定,對于現存的不符合抗震結構的房屋,在進行房屋防震加固時,政府會酌情給予居民適當的補貼。

1950年,日本廢除《城市街道建筑物法》,頒布《建筑基準法》。其后,每發(fā)生一次大地震,后來并入國土交通省的日本建設省都會組織力量進行建筑抗震調查,根據調查結果提出對《建筑基準法》的修改意見。1995年,阪神地震發(fā)生后,日本政府又連續(xù)3次修改《建筑基準法》,把各類建筑物的抗震基準提高到最高水準。按照現行建筑基準法,商務樓必須能夠抵抗8級地震不倒,有效使用期限必須超過100年。

按照日本《建筑基準法》的規(guī)定,一個建筑工程在獲得政府部門開工許可后,除了要上交設計圖紙、施工圖紙外,還必須提交建筑抗震報告書。法律甚至還規(guī)定,只有一級建筑師以上的人才有資格編制抗震報告書。通常情況下,普通的一棟八九層公寓樓,抗震報告書動輒厚達二三百頁。2006年,著名的一級建設師姊秀次因為偽造防耐震強度而被捕入獄。

此外,一些城市還開始興建“抗震抗災公寓”。這種公寓抗災功能強具備共同的儲備糧倉庫、抗災飲用水井和緊急醫(yī)療救護室,甚至還擁有供直升機起降的場地。日本目前研制成功了一套自動化電腦地震報警系統(tǒng),它能夠在大地震發(fā)生幾秒鐘內自動切斷煤氣、水、電等公共設施的供應。與此同時,政府還積極推廣用公共機構和住宅的獨立單元式安全供電、供水等設備。

重視校舍建筑質量是日本建筑的一大特點。他們流行著這樣一種邏輯,那就是,“殺人的不是地震,而是建筑”。1923年關東大地震時,不少學校教學樓倒塌,結果造成學生集體遇難的情況,這主要是因為當時日本的學校建筑大多是木結構或磚瓦結構。受到此次大地震的強烈刺激,日本文部省認為,“學校是承擔著日本未來的孩子們托付生命的地方”,所以必須絕對確保學生的生命安全。因此,政府以“學生的生命維系著國家未來”為最高原則,全面提高學校建筑的抗震性。通過多年的校舍加固工程和政府大力支持,日本的學校尤其是中小學變成了國民在進行緊急避難的法定場所。在二戰(zhàn)后發(fā)生的多次地震災害中,學校建筑成為最后不倒的建筑物之一。因此,吉田茂在《激蕩的百年史》一書中說:“日本為了興邦,大力普及教育,幾乎每個村莊最好的建筑物就是那里小學的校舍。”

根據防災計劃,地方自治團體行政機關、消防署、警察署、學校、醫(yī)院、公園為指定的防災據點。都道府縣或市町村在修建道路、公園等城市基礎設施時,必須同時建立具有醫(yī)院、行政、福利、避難、儲備等機能的公共設施和公益設施,以保證在受災時最低限度的都市機能。在日常情況下,人們可以在都市中安心生活,在非常時期,能夠進行有效的防災避難。因此,城市建設的目標是建立防災型街區(qū)、防災型城市。為了避免地下管線在地震中損壞,日本的電纜線路一律采用空中架線。雖然城市中電線桿林立不利于市容環(huán)境建設,但為了確保城市的防災救助功能,日本政府和各地方公共團體仍然堅持將城市安全建設置于重要位置。

日本是最早制定建筑耐震基準的國家。雖然現在還不能準確預測地震,但日本在建筑的耐震基準、耐震設計、耐震技術等方面處于世界領先水平。即使是建筑物倒塌,在建筑物中的人也不至于被壓死。為了抵御地震的破壞,現在日本的高層建筑普遍采用了一種地基地震隔絕的技術。這種技術就是在建筑的底部安裝彈性橡膠墊,或者摩擦滑動承重座緩沖裝置來抵御地震。日本鹿島建設還發(fā)明了一種防震大樓的建筑方法:即將彈簧安裝在大樓的地基上,這種防震大樓的特點是:在大樓地基的基礎部分和大樓主體部分之間安裝上彈簧,讓大樓處在一種漂浮狀態(tài)。由于彈簧是一種能夠吸收地震和其他振動的中介物,無論地基如何晃動,大樓本身都不會受到過于強烈的沖擊。實驗證明,6-7級的地震經過彈簧抵消后,其震動都會降低到原來的1/10。

人類無法阻止地震等自然災害的發(fā)生,因此,做好防震工作是加強防災減災的關鍵。日本政府十分強調加強建筑物的抗震性能,他們?yōu)槿毡緡衩赓M提供住宅抗震性能測定。對于不能達到抗震要求的住宅改造,政府給予一定的財政補助。對于那些沒有經濟能力修補住宅的民眾,政府則建議他們對臥室或者哪怕只是床的周圍進行加固。在地震頻發(fā)的日本,一種新型廉價防震加固技術悄然興起,這種技術采用樹脂材料作為抗震“繃帶”包裹建筑物支柱,從而達到防止支柱在地震時發(fā)生倒塌的目的?!冻招侣劇穲蟮溃毡?ldquo;構造品質保證研究所”科研人員開發(fā)的這種防震加固技術被稱為SRF工藝”。這種抗震“繃帶”采用樹脂纖維制造,形狀類似安全帶。施工時,將抗震“繃帶”涂上黏合劑,包裹固定在建筑物支柱上。地震發(fā)生時,支柱即使出現內部損傷也不會倒塌,這可以確保建筑物內人員的生存空間。具體而言,以一座每層有12間教室的4層教學樓為例,加固工程當時在日本通常需要花費5000萬日元到1億日元,采用新技術后,僅需花費500萬日元左右。如果是木質建筑,僅需數十萬日元。工程施工也相當簡單,這一新技術已經用于250多個建筑項目,包括新干線鐵路高架橋、醫(yī)院以及約40棟學校建筑物等。

地處太平洋西北岸的日本列島,是名副其實的天災大國。面對地震、海嘯、火山、臺風等多重災難的擊打,日本國民無數次感受于自然災害的無情,無數次感嘆于人生歷程的宿命,無數次感知于生存力量的啟示。然而,在福島第一核電站的核泄漏事故面前,日本國民在防災經驗和教訓的基礎上,不斷完善的防災制度,不斷加強的防災研究,不斷提高的防災水平,不斷進行的全民防災演練,竟然是那樣地蒼白無力,無所適從。面對無覺、無味、無聲的核輻射,面對東京電力公司領導每天束手無策下的低頭道歉,面對各家權威機構不斷爆出的令人難以置信的危害數據,人們除了怨恨、嘆息、無奈之外,似乎已經別無選擇。

人們不禁要問,號稱世界第一安全的日本核電安全防御體系為什么竟這樣的不堪一擊?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今天,為您講述:黑色311,日本阪神大地震,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