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韓國三豐百貨商場坍塌事故

2019-12-09 23:30-23:59 責編:袁帥

00:00 00:00

如果事事總想走到前面,有時候,難免就要走捷徑。而走捷徑有時就會陷入災難。韓國對三豐百貨商場的建設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回顧:韓國三豐百貨商場坍塌事故)

各位聽眾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是百寧。今天,我們就關注 韓國三豐百貨商場坍塌事故。

在大城市你可以看到,在到處可見的工地上,人們忙得不亦樂乎。公司老板就睡在工地,這樣可以清晨5點起來催促工人賣力干活。

如果一個國家事事總想走到前面,有時候,它難免就要走捷徑。而走捷徑有時就會陷入災難。韓國對三豐百貨商場的建設就是一個明顯的例證。三豐百貨商場地處城市非常繁華的地區(qū)。三豐百貨是一座非?,F代化的商場,銷售高品質商品。但是價格卻比高檔商店要便宜些。

最初,這座大廈是由永頌建筑公司承建,這家公司在韓國享有盛譽。在完成了首期工程——挖掘工地中的修建地基后,卻由三豐公司接管了下一步工程,目的是降低成本。因此,在商場倒塌前,他們清楚這棟大廈存在著問題。事實上,在倒塌當天,董事會還專門召開了緊急會議,對大廈的質量問題進行討論。大廈墻面上出現破裂時,董事會成員撤離了大廈,并指示工作人員,不要考慮顧客的疏散問題,先要搶救商品和存貨。

1995年6月29日,災難終于來臨了。

下午6點鐘,先是“砰”的一聲巨響,眨眼間,整座建筑坍塌下來。大部分遇難者是商場工作人員和家庭主婦。當日正在舉辦促銷活動,許多家庭主婦想趕上能買到低價優(yōu)惠商品的末班車。

2000名營救人員和消防隊員投入了這場救援戰(zhàn)斗。他們必須時刻提防新的倒塌出現,救援工作不斷受阻。為救出最里面的被困者,人們開始挖掘通道,但地下停車場冒出了毒煙,減緩了救援工作的進程。

一切都處于混亂之中。這是一場與時間的賽跑。救援人員知道廢墟下還有人活著,但救援空間只能限制在倒塌大廈允許的范圍內,他們盡了最大的努力,盡可能地救出幸存者。

兩天過去了,死亡人數已經過百,仍有數百人下落不明。茫茫之中依然存在著希望,人們又發(fā)現了困在地下室的24名商場工作人員。他們在巴掌大小的空間內維持著生命,救援人員拼盡全力把他們搶救出來。

搶救區(qū)周圍站滿了人,都是大廈廢墟下未歸者的親朋好友。他們盯著救援人員一步步深入,目光中透出急切和茫然,內心祈望能從扒開的廢墟中見到生還的親人。

搶救工程很復雜,也非常專業(yè)化。政府的態(tài)度很鮮明:要不惜一切代價搶救幸存者。如果不全力做好這項工作,政府就會受到輿論的譴責。

大廈倒塌10天后,人們在地下室里發(fā)現了一名青年。他吞吃紙板,飲用污水,頑強地活了下來。

事發(fā)12天后,一個名叫俞濟環(huán)的19歲女售貨員被人們拉出了廢墟,她的腿上只有輕微的擦傷。她用毯子吸食下滲的雨水。當聲納探測器掃描這片亂石堆的深處時,搶救人員驚喜地發(fā)現了她。當時她的家人已經為她舉行了葬禮。

搶救結束了,699條性命隨著大廈的倒塌被永久埋藏。人們在探究,究竟是什么原因導致了這場浩劫。

大廈主管經理兼大廈業(yè)主李炯成了輿論抨擊的焦點。他聲稱自己對大廈的隱患一無所知,并表示,如果得知顧客已身臨險境,一定會采取措施去化解,他對受害人深表歉意。公眾的憤怒情緒日益蔓延,韓國總統親臨現場進行慰問。誰也不會相信,事前沒有危險跡象。況且當地官員不久前還檢查了大廈。

建筑檢測員馬克姆•霍利斯教授介紹了檢查的情況:當時的情況讓人感到,這座大廈隱含著嚴重的問題。大量的跡象表明,如果不采取措施,就只能眼看著大廈在將來某個時候倒塌。但是在災難發(fā)生之前,誰也不會甘愿為這座大廈的安全付一大筆錢。

對于這起事故,多數工程師認為,可能是工序的錯誤導致了多米諾骨牌效應,即一層倒下去,另一層也接著倒下來。整個倒塌規(guī)模龐大、來勢迅猛。工程師首先關注的是大廈的設計是否合理,有沒有他們所說的輪換承重通道呢?有了這個通道,即便哪里出了錯,也不會整座建筑倒塌的。這樣,他們就可以查出問題的癥結:是這座建筑的負重過大呢,還是發(fā)生了意想不到的情況,比如某個地方突然增加了負重。調查人員檢查了現場的建筑材料,對水泥塊做了取樣。幸運的是,整座建筑大部分是在相同的時間建造的,通過沒倒的那部分,就可以檢查出這座建筑是否真正合格。

這座大廈有6 層在地上,3 層在地下。首先發(fā)現的一個關鍵性錯誤出在設計計算上。頂棚的重量是由厚板承受的,而厚板實際厚度卻只有60厘米,只有該用的厚板的1/4。用工程術語來說,犯了根本性的錯誤。這個錯誤致使每個平方米多承受了250公斤的額外重量。

設計中的最頂層原本有一個旱冰場,不會產生較大的負重。可大廈使用者把它改成了廚房,增加了全部超重的廚房設備。結果,每平方米又額外增加了350公斤的承重量。

另外,在前一個頂棚的上層屋頂上,還安裝了制冷裝置——3個重約15噸的冷卻塔,用于空調系統。每個冷卻塔都裝滿了水,重量又增加了一倍。使得這座建筑又多了3×30噸的重量。這3個冷卻塔對大廈構成了致命的一擊,即每平方米增加了400公斤的負重。頂層承受著每平方米1000公斤的壓力,有些關鍵部位承重已達到了設計方案的兩倍。支撐頂棚的柱子頂部首先出現了斷裂,這些柱子已頂不住超負荷的重壓,屋頂險情爆發(fā)了。在不斷增加的重壓之下,樓層一層層坍塌下去,災難迅速遍及整個商場,最終,整棟大廈倒塌了,只剩下一面主墻在形影相吊。

調查人員還發(fā)現,大廈的倒塌除了設計中的計算錯誤和大廈本身用途的改變外,偷工減料,施工草率,疏于監(jiān)管,也是造成這起事故的重要原因。例如,鋼筋加固條是構成建筑不可缺少的部分。每層的鋼筋加固條都要按設計中的數據精確加工成網狀方式。每個樓層面的主要強度不是來自水泥板從頂到底的那段厚度,而是與鋼筋加固條間的距離有關。但在三豐商場工程中,加固條隨意放置,無固定方式,其強度對工程要求來說明顯不足。還不止如此,事故遺留下來的那段水泥墻上,滿眼都是千瘡百孔,那都是水泥中的氣泡。

在建筑工程中,水泥的使用有非常明確的規(guī)范。應該將1份水泥與混凝料混合攪拌均勻。為使水泥發(fā)揮正常功用,應不斷地攪動這種混合物,使里面細小的氣泡逸出來。這樣做可以直接將水泥粘在墻面上,它們自己會脫水變干。如果不按這個程序操作,水泥中含有氣泡,強度減弱,有可能造成倒塌。

為了經濟快速增長而不計后果地盲目發(fā)展,必然導致建筑業(yè)監(jiān)督標準的無力執(zhí)行。而三豐商場項目沒有專家工程師作為第三方監(jiān)察其實施過程,也就注定從其地基層面起,安全質量難以得到保障。

施工人員在現場施工中,并不完全具備專業(yè)技術知識。比如,為什么要壓緊水泥,梁柱為什么要放在特定的位置上?工程師的作用就在于:保證將設計的內容轉化為實際建筑物。沒有工程師,工程就無法按設計師的意圖進行,最終違背設計初衷而造成失敗,這座大廈的

倒塌就是明顯的例證。

這次事故,商場總經理被逮捕,被指控犯有疏忽殺人罪,判處10年半徒刑,他兒子被判了7年。建筑總工程師和設計師也同時入獄。

說完韓國,我們再來關注英國倫敦的一次事故。在這里, 一位建筑師的夢想正一磚一瓦地被建筑工人們拆掉。這就是羅南點大樓。現在, 這個名字已經成了建筑災難的代名詞。而在許多建筑師和工程師看來, 這場災難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災難發(fā)生在1968年5月16日。倫敦的一個偏僻街區(qū)屹立著9 座高層塔樓, 羅南點就是其中的一座。這座建在混凝土底座上的22 層塔樓成了倫敦建筑史上最大的一場噩夢。當建筑師泰勒•伍德羅•安格利剛剛完成施工, 許多家庭正在忙著搬進新家時, 大樓倒塌了。伴隨著轟然一聲巨響, 許許多多無家可歸者的希望也同時被埋進了廢墟里。

二戰(zhàn)后的英國,由于房地產市場的蕭條和人們對房屋的大量需求,高層建筑被認為是彌補戰(zhàn)爭中損失的房屋的最佳途徑。同時,破陋的貧民窟也必須清除,它們影響了倫敦的市容。顯然, 建造一種可以用建筑吊車進行作業(yè)的模塊式房屋,是最便捷的選擇。這就引出了一種設計思想: 先造一道完整的墻壁, 然后再把它吊裝在合適的地方;同樣, 也可以先完成一塊完整的地板, 再把它吊裝到指定位置。就這樣,建設者們拋開了普通磚瓦——那些用手就可以搬運的磚瓦。

這種建筑被稱為“系統建筑”。這種叫“拉斯•尼爾森系統”的獨特設計思想來自丹麥,當時已經普及到了12個國家。事實上,這一計劃——新漢姆計劃曾被提交給丹麥公司進行審查, 并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但他們沒想到,住90號房間的艾維•霍芝小姐改變了一切。

1968年5月16日早上, 住在羅南點大樓18層的霍芝小姐起床準備上班, 她進廚房沖茶的時候, 不小心把壺里的水弄灑了。隨著一聲巨響,之后發(fā)生的事她回憶不起來了。當她醒過來時, 發(fā)現自己躺在地板上, 廚房里一片狼藉。走出房間, 她發(fā)現原先的臥室消失了。一些人被掛在建筑物的殘留部分上,而這里原本是一間距地面150英尺高的臥室。

艾維•霍芝十分幸運。她的燒傷在愈合后沒有留下傷疤。而她的4個鄰居卻在事故中全部遇難。幾個小時后, 人們發(fā)現更多的人死在自己的臥室里。這次爆炸暴露出羅南點大樓最致命的弱點。據艾維•霍芝介紹,爆炸發(fā)生前,她曾經讓一個朋友檢查自己的煤氣灶。不久, 探員們發(fā)現了一個擰在破裂處的小螺母。原來幾個星期以來, 整座建筑都一直處在危險的邊緣。沒人知道是哪種小磕碰撞掉了螺母, 讓煤氣泄漏進了房間。但湊巧的是,霍芝小姐經常使用空調, 煤氣的味道被沖淡了。

據目擊者反映,爆炸大概發(fā)生在早晨五六點鐘:“我聽到了爆炸聲,跳下床, 向窗外看了看, 發(fā)現房間外壁正一層層地剝落, 就好像是一疊紙牌。”

爆炸發(fā)生后,英國住房大臣詹姆斯•卡拉漢馬上從住房部、建筑工程部、能源部以及其它一切可能與此事有關的部門召集了一組專家,要求他們在第二天提交一份關于事故情況的初步鑒定,以便決定應該進行何種調查。

卡拉漢的調查當月就開始了。這次調查從一開始就顯得十分輕松。 需要強調的是, 調查目的不在于指責設計師的失誤, 而在于讓后人吸取教訓。他們發(fā)現那家建筑咨詢公司——飛利浦咨詢公司的工程師, 全都是泰勒•伍德羅的助理。和其他人一樣, 這家咨詢公司也沒有受到懲罰。但顯然,他們很難證明自己給出的鑒定意見是獨立的。調查重點集中在檢查那個導致一次小小的煤氣泄漏事故變成一場慘案的設計失誤上面。

煤氣集中在天花板附近, 所以沒能被及時發(fā)現。爆炸將天花板沖了上去,墻壁也被推出去, 塌陷的天花板帶著樓頂上的四層樓把下面的十幾層房屋全壓碎了。從此,“連續(xù)結構”成了每一種解釋里必不可少的內容。

為了簡化建筑的施工,許多接合部被省略了。因此,這幢建筑幾乎沒有任何連續(xù)性可言。事實上, 從整幢建筑開始施工起, 一些本來應該有的東西就被省去了。而這些東西已經被人們使用了近100年。正因為如此, 人們更應該花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考慮一下這些接合物的重要性。

連續(xù)性十分重要。它意味著, 這個建筑有一個鋼筋混凝土的外殼。這個外殼可以讓它成為一個整體, 并抵擋意外傷害。如果沒有這個外殼, 一些事故將會給接合部分帶來無法承受的沖擊力。更嚴重的是,它還會損壞建筑物外層的接合部分。

當人們開始拆除羅南點大樓時,又發(fā)現了一些以前的調查沒有發(fā)現的新疑點?,F在,人們懷疑的不僅僅是它的設計方案, 還有建筑的施工方法。

因為事實上,具有防水泥脫落作用的光纖并沒有被放在連接部, 他們必須塞點東西來防止水泥脫落。于是,施工人員就把水泥袋子、廢報紙和其它一些東西塞了進去。他們就在這里塞入了這些廢品。因此,事實上,在這里只有很少的一點水泥,不過從表面上是看不出來的。當整個建筑被推倒后, 每處接口都成了這個樣子。每一個接口和擰在上面的螺母都彎曲變形并嵌進了墻里, 這是不應該發(fā)生的。事實上, 這種情況使整個建筑不是站在水泥支架上, 而是架在一些螺釘上。于是, 這棟200英尺高的建筑物, 事實上是依靠6至7個螺絲釘才站起來的。新漢姆的官員被他們的發(fā)現驚呆了。從調查中他們知道,咨詢工程師從未給出過關于接合點的關鍵數據?,F在, 發(fā)生在18年前的事實真相暴露了出來。

1986年,新漢姆的工程師指出,整幢建筑關鍵是接口的實際施工情況。這里是干了的涂料。它的用途是把上層支架的重量轉給下層的支架。這應該在整個寬度上體現出來,但是在羅南點, 它最多只完成了內部一半的面積。這樣做的后果是,只有中央的一部分重量可以傳下來, 而這大樓里的水泥則承受了所有重壓。并且澆筑水泥的工藝又不合格,這讓我們無法想象上層建筑的重量到底是怎樣傳到下層的。更讓我們吃驚的是,我們發(fā)現的每一個接口的安裝都不合格, 它們最多只能支撐事實上一半的重量。

如果回頭查看一下當時的建筑施工情況的話, 人們就不會那么吃驚了。調查報告指出,羅南點大樓的建筑過程中, 現場的施工工程師是一個沒有什么經驗,也缺乏交流能力的年輕人。

在施工現場,工程師與建筑工人一同工作。整個工程取決于工程師對每個細小的工作環(huán)節(jié)的關注。他必須非常負責, 無論工程是在雨中進行, 還是在夜里或黑暗中進行。工程師必須認識到, 那些以后無法再看到的最重要的部分會被泥漿覆蓋而埋在墻壁里, 所以必須確定接口在它應該在的位置。

可事實上, 螺釘被意料之外的壓力扭曲了, 和它們連在一起的鋼板也難以承受重壓。

這是由不合格的施工質量和不合格的設計共同造成的。但不合格的設計是主要原因。一般來講, 這種高度的建筑應該采用連續(xù)性結構, 也就是說, 當你移走某一個部分以后, 重量也能分散到剩余的部分上。人們可以看到, 在戰(zhàn)爭中, 當倫敦的建筑物被炸彈擊中時, 它們并沒有像疊起來的紙牌一樣坍塌。至于施工,施工對確保建筑質量是十分關鍵的,不合格的施工會減少建筑物的壽命, 或者加速它的老化。在這里, 因為墻壁里沒能被泥漿填滿, 重量便全部壓在了螺絲上, 并讓它們彎曲。而這又會讓螺釘穿透墻壁, 最后導致建筑物倒塌。

讓人深感困惑的是, 羅南點大樓的設計并沒有經過當時有關官員的審核。那些官員不僅工作繁重, 而且也沒有能力檢查這些圖紙和計算。用來管理當時新建項目的規(guī)程只是一些呆板的條文。

事實上, 一般人講的系統建筑, 即“拉斯•尼爾森系統”以前一直十分成功。它只是從未被應用于像羅南點大樓這樣的, 高達210英尺的高層建筑,但這并不應成為人們忽視它的理由。隨著調查的繼續(xù)深入, 人們發(fā)現工程師并沒有真正理解系統建筑的原理。當其他建筑學家和大的建筑公司將這一系統不斷更新時, 英國國內的工程師卻沒能了解到這些信息。調查發(fā)現, 工程師并沒有掌握任何講述在事故發(fā)生時, 高層系統建筑應如何將重量分散的英語文獻。當時只有一份法文的報告。但在事故發(fā)生時,它還沒有被翻譯成英文。鑒于它的重要性和之后發(fā)生的事情, 這似乎并不只是晚了一點的問題。而這份法文報告,早在事故發(fā)生前一年就已經出版了。

事實上,羅南點大樓在事故發(fā)生后仍然屹立了近20年。這表明, 只要精心, “系統建筑”還是有價值的。事故發(fā)生的原因很簡單,它是被一個在一年內建設了近50萬棟房屋的過于急躁的政府批準的, 有關建設“系統建筑”的錯誤申請。實際上,政府對建設這座世界上最高的系統建筑公寓所給予的關注遠遠不夠。

羅南點大樓還被人們與“樂高”組裝積木聯系在了一起。調查報告將羅南點比喻成一個孩子壘起來的積木房子或一疊紙牌。這個比喻很快就成為關于羅南點大樓的討論中的熱門詞語。但沒有哪個孩子必須像建設羅南點的工人們那樣工作。工人們經常是在200英尺的高度施工, 有時候必須在兩邊沒有牢固的扶手防護的情況下,用雙手和雙膝將身體倚在建筑物之外,同時還要面對來自泰晤士河畔時速100英里的大風。而一般來說, 他們只應該在風速低于65 英里時工作。因此,法庭在審判時并沒有過多地指責他們。飛利浦公司受到了一定的懲罰。一些政府官員只受到了很輕的懲罰。它們被指控沒能認真履行自己應盡的檢查義務。

與事后教訓相對的是預見能力。對于那些由現場制成的組件構架而成的建筑物來說, 接合部分是工程設計的最重要部分。這也是我們的教訓。但不幸的是, 在世界上的許多地方, 特別是在地震區(qū), 仍然有人在收拾著系統工程的碎片,這類房屋經不起地震的打擊。土耳其就是個例子。1992年, 烏茲澤哈城遭到地震的襲擊。超過6000棟建筑物倒塌。其中的許多房屋嚴重被毀。3年后,俄羅斯也發(fā)生了類似的事故。在那里,一座17層的高層建筑倒塌了。簡陋的施工水平, 使系統工程原本就存在的穩(wěn)定性問題更加嚴重了。在發(fā)達國家, 系統建筑的大部分危險性已經被消除了。但這是以在羅南點事件和其他類似事故中死去的犧牲者為代價的。

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也希望能引起大家的思考。我是百寧,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