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汶川大地震生死救援17

2017-10-20 23:30-23:59 責編:吳恪瑾

00:00 00:00

汶川地震已經過去很久。但地震發(fā)生后,發(fā)生在災區(qū)的一個個自救、互救、援救的故事,不斷沖擊著我們的心靈。在大災難突然降臨的那一刻,是愛,迸發(fā)出了最動人的力量――親人之間,生死相依;朋友之間,相互激勵;陌生人之間也挽起手臂。這些故事,讓我們落淚,也讓我們堅強。這些故事激勵著我們:只要我們咬牙挺住,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就在前方!

2008年5月13日中午,救援隊員發(fā)現(xiàn)她的時候,她已經沒有了呼吸。透過一堆廢墟的間隙,可以看到她雙膝跪地,整個上身向前匍匐著,雙手扶地支撐著身體……救援隊員從空隙伸手進去,確認她已經死亡,又沖著廢墟大聲呼喊,沒有任何回應。這是震后的北川縣,還有很多人在等待著救援。救援隊走向下一片廢墟時,隊長好像意識到什么,忽然返身跑回來,他費力地把手伸進她的身下摸索,高聲喊,“還有個孩子,還活著!” 一番艱難的努力后,人們終于把孩子救了出來。他躺在一條紅底黃花的小被子里,大概有三四個月大,因為有母親的身體庇護,孩子毫發(fā)未傷。 隨行的醫(yī)生過來準備給孩子做些檢查,發(fā)現(xiàn)有一部手機塞在被子里,醫(yī)生下意識地看了一下手機屏幕,發(fā)現(xiàn)屏幕上是一條已經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看慣了生離死別的醫(yī)生,在這一刻落淚了;手機傳遞著,每個看到短信的人,都落淚了…… 大災難面前,母愛,孕育了一個個看似不可能的奇跡。

2008年5月14日,北川縣城。救護人員圍在一處嚴重損毀的屋角處——壓在房屋下的是兩個不幸遇難的大人,被他們護在身下的是一名眨著大眼睛的小女孩。宋欣宜,這個只有三歲的小女孩在與死神抗爭了40多個小時后,從廢墟中被解救出來時,周圍的人都哭了:已經故去的年輕父母臉對臉、胳膊搭著胳膊,用自己的身體搭成一個拱形,在地震發(fā)生的一瞬雙雙擋住倒塌下來的沉重墻體,用血肉之軀為自己的孩子構筑了一道“生命的圍墻”。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生死一瞬,偉大的父愛和母愛卻超越了本能。

龔晉是一名年輕的婦科醫(yī)生,在中山大學附屬東華醫(yī)院婦科工作。2008年5月12日剛好飛抵成都探親。5月13日,龔晉來到重災區(qū)都江堰參與救援,他在現(xiàn)場的身份是一名普通的志愿者。三天時間,他搶救近200名傷者?;貞浧疬B續(xù)幾日的救援場景,龔晉不勝唏噓。

5月13日下午,都江堰河邊一處坍塌的民宅,數(shù)十救援人員在奮力挖掘,尋找存活的傷者。突然,一個令人震驚的場景出現(xiàn)在了龔晉眼前:一名年輕的媽媽雙手懷抱著一個三四個月大的嬰兒蜷縮在廢墟中,她低著頭,上衣向上掀起,已經失去了呼吸,懷里的女嬰依然愜意地含著母親的乳頭,吮吸著,紅撲撲的小臉與母親粘滿灰塵的雙乳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我們小心地將女嬰抱起,離開母親的乳頭時,她立刻哭鬧起來。”龔晉說,看到女嬰的反應,在場者無不掩面。

“我無法想象,一個死去的媽媽還在為自己的孩子喂奶,從母親抱孩子的姿勢可以看出,她是很刻意地在保護自己的孩子,或許就是在臨死前,她把乳頭放進了女兒的嘴里。”龔晉掩面而泣。一個三十歲的年輕小伙子,在婦產科見慣了初生的媽媽給自己孩子喂奶的場景,而此時此刻,這樣一個幸福的場景卻讓他產生無法抑制的悲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