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悲情舟曲57

2019-01-14 23:30-23:59 責編:郭彥偉

00:00 00:00

那天禮炮鞭炮響了很久,盡管是在河邊,天氣也不是太好,風很大,但每個到場的官員都是西裝革履神采奕奕,熱情很高,每位脖子上都有潔白的哈達,講話的官員沒有因為臺下圍觀的群眾不上百人而失卻聲音的洪亮,在栓著紅綢子的話筒前輪流讀完了講話稿后又來到工地,拿起早已準備好的拴者紅綢子的鐵鍬,每個人都鏟了幾鍬土。

開工奠基儀式過后,有土地的農戶雖然都領到了土地征用費,卻不肯將已抽穗的麥子和正在趨向成熟的洋芋鏟掉,更舍不得將已吐穗的玉米割過。

許多的農作物在農歷四月正是生長階段,面對地里茂盛的蔬菜莊稼下手,不要說是那些土地的主人,就是旁觀者也確實心疼。

這些年白龍江沒有大水,河道看起來都是閑置的,于是一些有勞力和有能力且比較有勢力的村民,和縣城搞基建的老板拉關系,將工地挖掘閑置的土石大規(guī)模運來將河道墊起,然后用大鏟車推平再鋪上細沙就變成了莊稼地菜地。

因為有些農戶死活不肯讓出土地,種有玉米等的莊稼地一直無法施工拖到了8月份,聽說“5·12”災后重建項目按計劃9月份得徹底完工,進入8月份工地依然沒有房子的影子,政府著了急,要求施工方加快進度。

征用土地是大勢所趨,大部分村民很欣喜領到了土地補償款,政府應諾,將來這里建起農貿市場給每個被征地的村民家人均一間鋪面。許多村民認為土地種植既辛苦又收成不大,種莊稼要上化肥要灌水,化肥漲價,澆水,電水費一小時就是幾十元,仔細計算收的還不夠搭進去的多,被征用了土地就成了失地農民,按政策規(guī)定,失地農民發(fā)放城市低保,這樣一來,一些人認為還是土地被征用修建農貿市場對自己有益。

按縣政府原來的規(guī)劃,氣象局也被規(guī)劃在拆除搬遷范圍內,接到拆遷通知后,縣局領導依據(jù)氣象探測環(huán)境保護條例及搬遷規(guī)則,陳述了利害……

8月6日氣象局的水井也被填埋,這口井是建站后為解決職工的吃水難問題而打建的,修機房安水泵鋪鋼管,總計花費將近7萬元,還因為占了老鄉(xiāng)的土地將氣象局大院里的菜地給人家作了補償。

政府拿村民沒辦法,但對氣象局這樣的業(yè)務單位則不屑一顧,不但不賠償還說要氣象局單位自行解決吃水問題。為了能留住井,縣局領導多次與相關人員協(xié)調,勸說將井留下,有井水可解決好多問題,其意義不僅僅是解決氣象局的吃水問題,更重要的是將來開發(fā)區(qū)建成可做防火備用,如果出現(xiàn)火災,井水可隨時抽取。他的苦口婆心未能打動拆遷的心,8月6日,決定沒有改變,井房照樣被拆,并被填埋!

船頭壩未淹沒前,隔河有一片白楊柳樹混長的樹林,樹林過來是菜地,早晚閑余時間天氣好時我也常去那里轉悠。尤其陽春三月,青蛙將卵產在堤面樹林邊河水滲出形成的小湖里,湖邊綠蘚茵茵,逗號樣的小蝌蚪搖著細尾巴,和小魚比賽一樣一撥一撥穿梭在石頭和綠蘚間,像極了孩子的淘氣調皮。

2010年以前舟曲降水稀少,白龍江河道大半干涸,每年村民們都要開發(fā)出來新的菜地。在船頭壩,人們利用閑置河道種莊稼至少是兩三代人的事了。那些河道變成的莊稼地經過公社大集體,后來包產到戶分割給各家各戶。地在馬路邊的農民隨著改革開放受到了工業(yè)化進程的影響,在路邊修房建樓,政府也沒有制止,于是沿公路修建的汽車修理鋪和經營各種生意的小賣鋪如雨后春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