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性觀察,理性分析,大家好,我是修奇,歡迎各位如約做客國家應急廣播高速加油站,您正在鎖定收聽的頻率是FM99.6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中國交通廣播,節(jié)目之外想了解更多的應急新聞和應急知識,也歡迎隨時關注國家應急廣播的微博,微信,客戶端。
進入我們今天的特別關注,今天是2019年5月12號,也是我國第十一個全國防災減災日,國家減災委員會發(fā)出通知,全面部署今年全國防災減災日有關工作,確定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筑生命安全防線,近年來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上取得了哪些成績?各地區(qū)各部門在防災減災救災上有哪些經(jīng)驗做法?當前還有哪些薄弱環(huán)節(jié)?如何喚起社會各界對防災減災工作的關注?對此央廣記者李思默專訪了應急管理部風險監(jiān)測和綜合減災司負責人,我們來聽他的報道。
記者:今年的主題是提高災害防治能力,構筑生命安全防線,應急管理部風險監(jiān)測和綜合減災司副司長胡俊峰表示,確立這個主題是要強調(diào)把人的生命安全放在首位。
不管是防災減災還是救災都要把人的生命放在第一位,特別是在應急處置當中,一切救災前提是保障人的生命安全。
記者:胡俊峰表示,每年的5月12號全國各地都會開展防災減災的科普宣傳教育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大大提升了公眾防災減災意識。
加強了這種防災減災的科普宣傳教育,主要目的也是提升公眾對防災減災知識的這種知識角度,特別是自救互救技能的這種逐步普及,民眾的防災減災意識應該說大大提升。
記者:近年來我國在防災減災救災工作上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胡俊峰表示,去年4月應急管理部掛牌成立,成立以來,應急管理部邊組建邊運行,把十三項與應急有關的職能進行整合和優(yōu)化,構建起統(tǒng)一指揮,權責一致,權威高效的國家應急體系,同時我國救災物資儲備體系建設和防災減災救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近年來也取得較大成就。
受災群眾的物資食品,包括生活用品,這些方面我們加強了儲備能力,確保了我們在十二小時之內(nèi)受災程度基本生活能夠得到有效的救助,這幾年來實施的這種大江大河水利工程,大大提高了防洪抗旱的能力,包括我們實施的農(nóng)村危舊房改造,像農(nóng)村居民的住房抵御災害的能力也增強了,還有就是我們教育部門實施的中小學校的校車加固工作,教室建設更加結(jié)實。
記者:根據(jù)應急管理部國家減災委辦公室發(fā)布的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基本情況,2018年全國自然災害災情較過去五年均值明顯偏輕,生產(chǎn)安全事故總量較大事故,重特大事故與上年相比實現(xiàn)三個下降,胡俊峰也坦言,在取得成就的同時當前我國在防災減災工作方面還有一些薄弱環(huán)節(jié)。
隨著城鎮(zhèn)化的發(fā)展,人口密度的增加,特別是特大城市對災害的防范包括應對,他這種風險在不斷增加,一些農(nóng)村地區(qū),特別是一些老少邊窮地區(qū),他的居民住房還比較差,基礎設施抵御災害的能力還是比較弱的,總的來說就是農(nóng)村不設防,城市高風險,這種狀況尚未根本改變。
記者:胡俊峰表示,生命安全是第一位的安全,風險意識不強,災害防治不利就會威脅生命安全,必須牢固樹立風險管理和安全發(fā)展理念,防患于未然。
在日常多下一些功夫,把日常我們防災和減災的工作做到位了,強調(diào)未雨綢繆,關口前移,這樣的話我們會在災害來臨的時候應對起來一方面會比較有序,另一方面提升我們抵御災害的能力,我想這是更重要的,另外還強調(diào)綜合減災,比如說地震可能引發(fā)滑坡,泥石流,也可能形成堰塞湖,臺風可能形成暴雨,形成城市的洪澇,這些我們都需要多個部門協(xié)調(diào)聯(lián)動,當然也希望我們公眾充分認識災害的這種特點,盡可能多的掌握防災減災的這種知識和自救互救的技能,以便更好的應對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