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生命線20

2017-05-16 23:30-23:59 責編:曹夢雨

00:00 00:00

1976年7月28日,唐山大地震,24萬人的生命瞬間毀滅。原唐山飛機場航行調(diào)度室主任李升堂,帶領團隊肉眼指揮飛機安全起降3000多架次,打通空中救援通道,成為世界航空史上的奇跡。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本期帶您關注——唐山大地震后的空中生命線。

唐山大地震是一場劫難,對唐山人民來說是一個無法抹掉的記憶。然而讓人們最難忘的,流傳至今的,還是當時空軍飛機場在抗震救災中所發(fā)揮的突出作用和用肉眼指揮飛機空運救災的傳奇故事。

軍民救人的情景,感天動地,有無數(shù)舍己為人者,甚至有許多為救他人而沒顧上救親人的事跡。

地震后需要緊急救援的傷員多達73萬人,1周內(nèi),2萬名醫(yī)護人員奔赴災區(qū),在缺水、斷電、缺少藥品器材的情況下,克服重重困難,開設救護所、醫(yī)療站,收治和搶救傷員上百萬人次,10萬名重傷員通過空中和鐵路轉(zhuǎn)送到全國各地救治。

災后遺體處理是一大難題,要求“快殮、快運、深挖、深埋”。救災部隊勇挑重擔,在20多天內(nèi),共掩埋遺體7萬多具,有數(shù)防止了瘟疫等疾病的肆虐蔓延,創(chuàng)造了“大災之后無大疫”的奇跡。

大地震后,由全國各地趕制的烙餅、餅于、面包、衣物等也迅速空投到災區(qū),之后,各種救災物資源源不斷地運抵唐山。當山東老百姓烙的大餅用飛機空投過來發(fā)到災民手上的時候,還是熱乎的……

在震后的100天里,災區(qū)支了三口大鍋開起了粥棚,供賑災的人們免費喝粥。每天24小時兩個大鍋輪流熬粥。最后結算時,熬粥竟用去了30萬斤大米……

震后不到一周,數(shù)十萬災民的衣食、飲水得到解決;震后不到一個月,災區(qū)供電、供水、交通、電信等生命線工程初步恢復,救災部隊就地取材,晝夜突擊,幫助群眾搭蓋簡易房屋40余萬間,震后第一個冬天,災民全部住進了簡易房。

陶瓷廠在震后一個星期就生產(chǎn)出第一批瓷器“抗震杯”,地震后第十天,馬家溝煤礦3號井就恢復出煤,四個星期后唐山鋼廠就煉出第一爐鋼。9月1日,10萬中小學學生就在抗震棚里、露天的廣場上開學上課。為了讓4200多名孤兒獲得照顧,河北省將他們送往石家莊、邢臺等地撫育,并專門建立了育紅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