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應急廣播 > 應急廣播

生產(chǎn)安全事故留下的教訓14

2018-08-16 23:30-23:59 責編:郭彥偉

00:00 00:00

大家好,歡迎收聽《國家應急廣播—應急檔案》,我是百寧,今天繼續(xù)和您說安全。

我們都不希望見到事故發(fā)生,但如何避免事故發(fā)生,事故發(fā)生后如何救援應對,那些經(jīng)驗教訓尤其值得回顧和反思。今天和大家說第14集——甘肅中牧山丹馬場總場煤礦“12·2”頂板事故、蛇形山煤礦“1·25”頂板事故。

甘肅中牧山丹馬場總場煤礦位于山丹縣城東南80km處,該礦始建于1969年,1971年建成并投產(chǎn),設(shè)計生產(chǎn)能力為9萬噸/年,核定生產(chǎn)能力9萬噸/年。礦井“五證一照”齊全。

發(fā)生事故時該礦處于停產(chǎn)整頓期間,礦井處于維修狀態(tài)。

礦井采用斜井開拓方式,共有兩條井筒,即主井和風井,主井承擔礦井的提煤及進風,風井承擔提人、提矸。主井采用單鉤串車提升,絞車為單滾筒提升機,風井采用單鉤串車提升,絞車為單滾筒提升機。采煤方法為巷柱式炮采。井下用固定式礦車人力推車運輸。采用單回路電源供電,并配備了三臺6135-75kw型柴油發(fā)電機作為備用電源。礦井正常涌水量為11.7m³/h,最大涌水量為18.3m³/h。

該礦屬低瓦斯礦井,絕對瓦斯涌出量0.32m³/min,相對瓦斯涌出量3.62m³/t。煤塵具有爆炸危險性,煤層自燃傾向性等級為Ⅰ級,屬容易自燃煤層,發(fā)火期為3-6個月。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抽出式,主井進風,風井回風,總進風風量為756m³/min,總回風風量為874m³/min,礦井配備了兩臺同型號主要軸流式通風機,一臺工作,一臺備用。礦井安裝了一套監(jiān)測監(jiān)控系統(tǒng)。

事故發(fā)生在井下2280二水平西翼3號上山探煤巷距掘進面6米處。該探煤巷長16米,為正規(guī)梯形斷面,上凈寬1.1米,下凈寬1.5米,凈高1.4米,采用木棚支護,棚距1.3米,木棚棚腿及棚梁選用直徑為11-15厘米的圓木,探巷內(nèi)局部地段空幫空頂,巷道頂幫煤質(zhì)松軟,壓力較大,存在折梁斷柱。現(xiàn)場勘察時有冒落的煤矸4-7立方米,有6根棚腿及梁頭被煤矸埋壓,其中三根棚木橫向排列,三根棚木縱向排列。

2009年12月2日14時30分許,安監(jiān)部部長丁永昌主持召開了班前會,安排當班主要任務是清理二水平西翼3號上山探巷浮煤并加強支護。班前會主要講了清理浮煤安全注意事項和加強支護。班前會后,班長徐志友帶領(lǐng)徐柱國、劉希榮、王世彪、祝東先、劉克生、徐國松等共7人于15時下井,15時30分到達工作地點,徐志友、徐柱國、劉希榮負責工作面支護工作,劉克生、祝東先、王世彪、徐國松負責推車運料。 16時30分,工作面三人將浮煤清理完畢后,班長徐志友察看支護不完好地段時發(fā)生冒頂,落煤將徐志友除頭部外身體埋壓。